"the cour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马斯克与川普硬杠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一个根本不知美国政治为何物的科技狂人

管理员阅读(169)

2025年盛夏,一场政坛与硅谷的舆论风暴正在美国上空持续酝酿。在社交媒体的聚光灯下,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之间的分歧,不再是幕后妥协,而是走向公开撕裂。这场风暴不仅映照出两个个性强烈的强人,一个世界首富,一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之间的博弈,更深刻揭示出幼稚的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霸道的企业家与政治家之间难以调和的裂痕。尤其是在右派阵营内,原本对马斯克深怀敬意与希望的支持者,正在渐渐流露出一丝丝失望、甚至是反感。这篇文章我将从善的角度出发来分析马斯克的这些行为,它是对马斯克最善意的理解,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从人性恶的角度分析马斯克的这些行为。

图片1

在2024年川普重返白宫之初,马斯克是其重要的非正式盟友,不仅被赋予“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的象征性角色,还在政策宣传、选战融资等多个方面提供巨大支持。然而,好景不长,2025年中爆发的争议“BFB法案”(Big and Beautiful Spending Bill,“大而美”支出法案)成为马斯克与川普决裂的导火索。
马斯克在X平台上接连发布措辞激烈的贴文,称这项法案“充满了浪费”、“令人作呕”,并呼吁民众“扼杀它”,指责国会议员“不知羞耻”。这番言论迅速引发川普及其团队的强烈反弹。总统本人在Truth Social发文嘲讽马斯克“失去理智”,并暗示可能切断对其企业的政府合同补贴。共和党高层也开始重新评估这位科技新贵在党内的角色。
但关键在于,马斯克真的错了吗?他所批评的“支出成瘾”“财政赤字”确实是长期困扰美国的问题。然而,他错误地以为可以像整顿Twitter那样,通过强力介入和高调施压“修复政府”,这在华盛顿显得幼稚且理想化。他未曾意识到,自己已处于一个必须协商、妥协、争取多数支持的政治环境,而非自家企业董事会那样可以拍板决定一切。

我在《西方文明的历程》一书中曾谈到,美国的强大并非来自于民主,而来自于市镇自治,它的开明与中央集权的压抑是二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结构。每个市镇的管理都由它的居民负责,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他们选出的往往是最有能力、最具道德威望、最理解城市运作的人,这与中央政权指任的市长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这种个性解放,独立自主精神的示范下,每个人都渴望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正是这样的环境,摧生了像马斯克,以及历史上的洛克菲勒、福特这些企业家,他们凭借追求卓越、不断自我超越的强大精神力,以强势,决断、雷厉风行,甚至可以说是霸道的管理方式,带动身边每一个人将潜力释放到极限,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效率与竞争力,他们不仅缔造了商业帝国,更塑造了美国真正的力量根基——那种强大的企业家精神、高效执行力,带动他人前行的激励力量。现在可以扩充下我在《西方文明的历程》这本书中的观点,美国之所以强大,一半来自于基层的市镇自治,另一半则是它催生出来的企业家精神,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美国繁荣的双重引擎。
而民主是与管理企业完全不同的二件事,它是有着共同基督信仰,充满着兄弟之爱的兄弟姐妹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民主的精髓是协商与妥协,目的是大多数人同意,尽量圆满调解分歧、调和冲突,与追求效率最大化、追求最优解的企业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如今,美国的基督信仰式微,民主就更沦为利益集团之间的拉锯与妥协,甚至成为效率低下、责任模糊的代名词。在这种背景下,若将企业的强势管理方式生搬硬套到政府治理之中,非但无效,反而可能适得其反。马斯克的失误,就在于他误以为可以用整顿推特的方法来“整顿”美国政府,他没有意识到,政府不是企业,华盛顿也不是他的董事会。

图片3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也知道,事实上,“大而美”法案根本不可能大而美,而是一种协商妥协的产物。它包含多项右翼基本盘关心的措施:减税、边境墙拨款、大规模非法移民驱逐计划,废除非法移民的医保,这些正是川普所说的“务实之选”。但该法案的确存在马斯克尖锐批评的内容,支出部分极为庞大,甚至有“大政府”的影子。但在当下美国基督信仰衰败,社会根本不存在共同的兄弟之爱,政治也两极分化、国会斗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任何真正有影响力的立法都无法十全十美,这正是现实政治的基本逻辑,也是无奈之举:妥协与优先级排序,而非“全有或全无”的完美主义。
共和党内部非常清楚,过于激进的财政改革,特别是马斯克式的裁员与缩减支出计划,必然会引发短期动荡而激怒中间与温和派选民,从而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丧失席位,对于许多共和党议员来说,是根本无法接受的事,在确保关键政策推进的同时保住选票,是一场必须权衡的现实战役。马斯克的激烈批评,虽然道出财政保守主义的焦虑,但其语气和姿态反而可能加深党内矛盾,造成共和党分裂,使共和党控制的议会连基本的议案也无法通过的风险。
马斯克的错误不在于他指出了问题,而在于他不懂如何在政治体制内有策略地推进变革。他一味以道德高度批判“立法者不知羞耻”,却未能提出既具建设性又可执行的二党都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共和党内能多数同意的议案马斯克也无法提出。更严重的是,若共和党因内部不和与激进路线而失去中期选举,国会多数地位将拱手让给民主党,届时保守派将无法阻止左派在税收、教育、移民和环境政策上的全面主导,连原本好不容易推动的边境安全与减税计划也将遭到反噬。换句话说,马斯克一腔热血的改革冲动,若不加以节制,最终可能让整个保守阵营所有计划都鸡飞蛋打,一无所获,反而让民主党如愿以偿。这让许多右派议员和选民感到被背叛——他们原以为马斯克是右翼变革的盟友,结果他却站到了整个系统的对立面。

在过去数年中,马斯克是右翼舆论场中罕见的“新英雄”——他反对觉醒主义(wokeism)、挑战左派媒体、支持言论自由,并批评拜登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假环保真利益”。他买下Twitter(现X),被视为“拯救言论自由的圣徒”;
然而短短几个月后,保守派群众中开始流传一种新的共识:“我爱一龙,但他疯了。”他的多次失控发言、与川普正面对撞、对政治体制缺乏耐心和妥协精神,让他迅速从“救世主”变成“危险的理想主义者”。这是一种典型的“从神坛到地面”的心理落差。
社交媒体上,甚至流传起一句辛辣的总结:“马斯克对美国政治的理解,还不如他儿子X Æ A-12能拼出单词‘现实’。”
马斯克这场“单骑救国”的理想主义行动,终究遭遇了现实政治的钢铁丛林。他不是不聪明,而是根本不理解美国政治,未能意识到:政治与企业不同,它不靠一人的才能,精神力就能成功,而是靠千万人磋商妥协、按部就班地推动。

图片5

马斯克的问题还在于,他确实拥有远见卓识,却缺乏处理现实政治复杂局势的耐性。他在X上发问:“如果美国破产了,我们怎么能去火星?”这种发问,在工程师圈也许振奋人心,但在陷于生活压力、医疗负担与住房焦虑的保守派眼中,显得极为“不食人间烟火”。一位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中产阶级中没有一人想去火星,他们只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在地球上)。”
这正是保守派支持者开始疏远马斯克的根源,保守派不需要一个高谈阔论的“科技异类”,沉迷于“太空殖民”、“脑机接口”或是社交媒体的即时激烈表演,他们需要的是能把减税法案推进到底的人,是能在混乱中稳住家庭与市场的人,是能在通胀、犯罪、边境与战争阴影下,真正把美国拉回正轨的人。
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的一条公开信息为这场争议划定了界限:“我钦佩Elon在火箭领域的领导力……财务方面我会负责处理。”这句话意味深长——科技梦想归科技,国家财政归国家,政治归政治,这不只是一次职责划分,更是一种对马斯克“越界行为”的温和提醒。

图片6

Welcome to buy English version

年轻时痴迷于武侠小说,有一个武侠梦,跟着师傅,带着小师妹,行走江湖,浪迹天涯,看尽人生百态,笑纳人间风云,在师傅的呵斥,小师妹的嗔骂中渡过一天又一天。不过再怎样洒脱不羁也要生活,除了卖艺外武侠没有其他谋生手段,于是在繁华热闹的场所,总看到我们卖艺的身影。每次卖艺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各位大哥,大姐,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钱场就是现在的打赏,人场就是转发。只是如今已是油腻的中年大叔,梦想虽在,但再也无法实现,只能寄托在网络上。于是文章就是我的武功,公众号平台就是卖艺场,每发一篇文章就是一次卖艺,每次卖完艺后都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打赏与转发,所以在这里向大家拱拱手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也许人生本是个轮回,在这里我也实现了前世卑微而又有点意思的武侠人生。

结尾图片1

这是微信赞赏码,欢迎大家赞赏支持

结尾图片2

这是针对全球所有微信,支付宝朋友的赞赏码,呈现是美元金额

结尾图片3

这是针对海外朋友paypal的赞赏号,欢迎大家通过这个帐号打赏

《西方文明的历程》目录

管理员阅读(185)

目录

作者平生自述……………………………………………………………………………………………………. 7

序………………………………………………………………………………………………………………….. 10

第一部.总论与英国革命前…………………………………………………………………………………… 1

第一章.宗教与人生…………………………………………………………………………………….. 12

.宗教的起源…………………………………………………………………………………….. 12

二.宗教决定历史………………………………………………………………………………….. 20

三.贪婪堕落的人性.……………………………………………………………………………… 39

四.文明概论………………………………………………………………………………………… 57

第二章.人类道德哲学浏览……………………………………………………………………………. 53

一.亚里士多德…………………………………………………………………………………….. 53

二.霍布斯…………………………………………………………………………………………… 58

三.洛克………………………………………………………………………………………………. 69

四.密尔………………………………………………………………………………………………. 78

五.康德…………………………………………………………………………………………….. 86

六.叔本华………………………………………………………………………………………….. 96

七.尼采…………………………………………………………………………………………….. 108

八.祁克果…………………………………………………………………………………………. 123

第三章.基督教以爱为核心的信仰体系………………………………………………………….. 133

一.基督教道德…………………………………………………………………………………… 133

二.世俗道德哲学的致命缺陷………………………………………………………………… 137

三.信仰是有力量的…………………………………………………………………………….. 141

四.原罪…………………………………………………………………………………………….. 146

五.人的二重性…………………………………………………………………………………… 152

六.兄弟之爱………………………………………………………………………………………. 155

七.爱成全律法…………………………………………………………………………………… 161

第四章.古罗马英国…………………………………………………………………………………… 163

楔子

第五章.安格鲁•撒克逊英国………………………………………………………………………… 177

一.前言…………………………………………………………………………………………….. 177

二.修道院…………………………………………………………………………………………. 180

三.不尚武、不血腥的安格鲁撒克逊贵族…………………………………………………. 196

第六章.大宪章下的英国……………………………………………………………………………..207

一.大宪章产生的背景(英国大宪章产生的原因)…………………………………….. 207

二.大宪章的产生与意义………………………………………………………………………. 213

三.大宪章与法制观念的确立………………………………………………………………… 220

四.大宪章的履行-信仰,契约,议会………………………………………… 228

五.教会法与衡平法…………………………………………………………………………….. 241

六.资本主义飞速发展………………………………………………………………………….. 248

第七章.路德与加尔文………………………………………………………………………………… 261

一.新教产生的原因…………………………………………………………………………….. 261

二.路德——因信称义………………………………………………………………………….. 265

三.平等与尊严——刻骨铭心的感觉……………………………………………………….. 273

四.人人平等——诱惑的陷阱………………………………………………………………… 279

五.路德的致命缺陷…………………………………………………………………………….. 285

六.加尔文——建造第一座尘世的上帝之城……………………………………………… 290

七.预定论…………………………………………………………………………………………. 301

八.韦伯眼里的清教徒………………………………………………………………………….. 309

九.国家与教会…………………………………………………………………………………… 312

第二部.英国革命…………………………………………………………………………………………….. 331

第一章.新教浪潮中的都铎王朝……………………………………………………………………. 331

一.安立甘宗、清教的起源……………………………………………………………………. 331

二.清教内长老派与独立派的区别………………………………………………………….. 340

清教的发展…………………………………………………………………………………… 348

第二章.詹姆士一世治下的英国……………………………………………………………………. 355

.英格兰国情…………………………………………………………………………………… 355

二.英格兰政制…………………………………………………………………………………… 362

三.长老会的苏格兰…………………………………………………………………………….. 371

四.天主教的爱尔兰…………………………………………………………………………….. 375

第三章.内战前查理一世的英国……………………………………………………………………. 381

一.查理一世………………………………………………………………………………………. 381

二.查理一世早期的统治………………………………………………………………………. 385

三.漫长的十一年无议会期……………………………………………………………………. 394

四.劳德与阿米尼教派………………………………………………………………………….. 401

第三章.主教之战………………………………………………………………………………………. 3

一.爱丁堡的愤怒………………………………………………………………………………… 3

二.苏格兰合约党人…………………………………………………………………………….. 10

三.主教之战爆发………………………………………………………………………………… 16

四.短议会…………………………………………………………………………………………. 20

五.查理一世战败…………………………………………………………………………………25

第四章.第一次内战…………………………………………………………………………………… 31

一.英格兰长议会………………………………………………………………………………… 31

二.千头万绪的爱尔兰……………………………………………………………………….. 36

三.编织宗派冲突的大网………………………………………………………………………. 39

四.替罪羊的之死—审判斯特拉福德……………………………………………………….. 44

五.不甘心沉沦的查理一世与独立派清教徒………………………………………………48

六.爱尔兰天主教徒叛乱………………………………………………………………………. 54

七.越来越像一团乱麻的英伦三岛………………………………………………………….. 58

八.查理一世逃离伦敦…………………………………………………………………………..62

九.二个议会同时存在,内战无可避免……………………………………………………. 67

十.内战逐渐爆发………………………………………………………………………………… 73

十一.内战的原因………………………………………………………………………………… 79

十二.内战初期议会军节节失利……………………………………………………………… 85

十三.克伦威尔…………………………………………………………………………………… 89

十四.英格兰与苏格兰联盟……………………………………………………………………. 94

十五.马斯顿荒原大战………………………………………………………………………….. 98

十六.清教内长老派独立派的主战主和之争……………………………………………… 105

十七.费尔法克斯与新模范军………………………………………………………………… 111

十八.第一次内战战火逐渐熄灭……………………………………………………………… 115

第五章.第一次内战之后…………………………………………………………………………….. 121

一.艰难的和谈之旅…………………………………………………………………………….. 121

二.查理一世不甘心失败及长老派对新模范军的打压…………………………………. 125

三.平等派在军中悄然兴起…………………………………………………………………….130

四.兵变•挟持国王………………………………………………………………………………. 134

五.进军伦敦—我们不是雇佣军……………………………………………………………… 139

六.进城 • 兴风作浪的平等派……………………………………………………………….. 144

七.Putney辩论—有关平等的大辩论……………………………………………………….. 150

八.查理一世出逃………………………………………………………………………………… 156

九.费尔法克斯镇压平等派 ﹒整军…………………………………………………………. 158

第六章.第二次内战…………………………………………………………………………………… 165

一.内战进程………………………………………………………………………………………. 165

二 .骄傲清洗…………………………………………………………………………………….. 167

三.弑君…………………………………………………………………………………………….. 172

第八章.失败的共和实践…………………………………………………………………………….. 177

一.平等派急功近利再次叛乱………………………………………………………………… 177

二.平等派余波…………………………………………………………………………………… 181

三.第五君主派的兴起………………………………………………………………………….. 185

四.追不上共和脚步的残余议会……………………………………………………………… 190

五.低效,无能的残余议会……………………………………………………………………. 195

六.残余议会之死.……………………………………………………………………………….. 201

七.圣徒议会的产生…………………………………………………………………………….. 207

八.圣徒议会慢慢分裂………………………………………………………………………….. 211

九.在激情中烧死的圣徒议会………………………………………………………………… 216

第九章.克伦威尔护国时期…………………………………………………………………………..221

一.护国时期的基础——政府宪章…………………………………………………………..221

二.作为弄潮儿的克伦威尔…………………………………………………………………….225

三.护国时期第一次议会………………………………………………………………………. 230

四.护国时期第二次议会.……………………………………………………………………….237

五.护国时期的新议会…………………………………………………………………….241

第十章.查理二世复辟……………………………………………………………………………248

一.小克伦威尔被逐……………………………………………………………………………….248

二.查理二世复辟…………………………………………………………………………………..256

第三部.美国革命…………………………………………………………………………………………….. 271

第一章.马萨诸塞—建造上帝的山巅之城……………………………………………………….. 271

一.路德的历史观、末世论—-上帝山巅之城的最初萌芽…………………………….. 271

二.安立甘宗的历史观—与天主教欧洲全面争夺的开始………………………………. 277

三.极致追求自由、平等的公理派清教徒…………………………………………………. 283

四.选举,自治—清教徒,美国的本质……………………………………………………. 289

五.为了永生,为了永恒—前往北美,前往圣地………………………………………..295

六.美国第一国父—温斯罗普………………………………………………………………… 301

七.舍弃荣华富贵追逐真正的美国梦……………………………………………………….. 306

八.上帝山巅之城的雏形—第一份马萨诸诸塞宪章…………………………………….. 310

九.温斯罗普的美国梦–建立上帝的山巅之城…………………………………………….315

十.A City Upon A Hill 所有人都望着我们………………………………………………… 319

十一.离开兄弟之爱,美国什么也不是……………………………………………………. 324

二.启航,团契兼论五月花号宣言……………………………………………………….. 330

十三.炼狱,感恩………………………………………………………………………………… 334

第二章上帝山巅之城中艰难的宪政实践………………………………………………………… 339

.共和制—圣经共同体,民长制…………………………………………………………..339

二.伟大的州长制…………………………………………………………………………………346

三.圣人之治………………………………………………………………………………………. 351

四.圣人之治—也许是破解民主困局的妙手……………………………………………… 357

五.二级议会制慢慢形成………………………………………………………………………. 363

六.美国参众两院的起源—二级议会制艰难确立……………………………………….. 368

七.市镇自治—美国强大的独门武器………………………………………………………..374

八.镇自治、镇会议—马萨诸塞的标志……………………………………………………. 381

九.真正的政教分离…………………………………………………………………………….. 386

十.威廉姆斯事件——教区自治,政教分离……………………………………………… 394

十一.哈钦森夫人事件——二头蛇式的政教分离……………………………………….. 400

十二.美国社会政教分离的演变……………………………………………………………… 404

十三.美国左派思想家疯狂的国家观……………………………………………………….. 411

十四.普世价值是基督教世界独有的……………………………………………………….. 418

十五.美国政府不断侵蚀着教会的权利……………………………………………………. 424

十六.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普世的宗教自由……………………………………………… 431

十七.原则性立法与对教育,文化科学的推进…………………………………………… 437

十八.温斯罗普完成的清教革命……………………………………………………………… 442

十九.清教徒伟大的圣人之治戛然而止……………………………………………………. 446

二十.马萨诸塞绝地重生………………………………………………………………………. 452

第三章.马萨诸塞外其他殖民地的建立…………………………………………………………..3

一.弗吉尼亚——安立甘宗的召唤………………………………………………………….. 3

二.弗吉尼亚风雨沧桑中走进光荣革命……………………………………………………. 7

.宾夕法尼亚——贵格派的神圣实验……………………………………………………. 12

四.宾夕法尼亚所有人佩恩的惨淡人生……………………………………………………. 16

五.北,南卡罗莱纳——洛克的败笔……………………………………………………….. 20

六.纽约州  ………………………………………………………………………………………. 25

七.新泽西与特拉华……………………………………………………………………………..27

八.马里兰——天主教徒的到来 ……………………………………………………………. 29

九.新英格兰的另外三州——康涅狄格、罗得岛、新罕布什尔…………………….. 31

第四章 光荣革命后的殖民地………………………………………………………………………. 35

一.光荣革命………………………………………………………………………………………. 35

二. .国教安立甘宗一直谋求殖民地各州州教的地位…………………………………. 39

三.美国第二国父——马瑟•英克里斯……………………………………………………. 47

四.十八世纪中叶(七年战争前)北美殖民地局势(一)………………………….. 52

五.十八世纪中叶(七年战争前)北美殖民地局势(二)………………………….. 58

六.殖民地人口概述及面临的二大紧迫问题…………………………………………….. 62

七.北美殖民地的顶头上司——贸易委员会…………………………………………….. 68

八.富兰克林最初的北美联邦方案,华盛顿初出茅庐………………………………… 72

九.走向日不落帝国之战——七年战争…………………………………………………… 79

第五章.印花税抗争…………………………………………………………………………………..85

一.印花税的由来………………………………………………………………………………. 85

二.美国革命的先驱奥蒂斯,慢慢发酵的北美大地…………………………………… 90

三.美国第三国父——塞缪尔•亚当斯……………………………………………………. 96

四.帕特里克•亨利掀起反抗浪潮,罗金厄姆组阁…………………………………….. 101

五.波士顿推波助澜,开始成为美国革命的中心………………………………………. 105

六.殖民地大会召开,抗争席卷整个北美大地…………………………………………. 109

七.印花税的撤消——文明、理性的胜利……………………………………………….. 113

第六章.汤森德法案抗争……………………………………………………………………………. 119

一.美国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 119

二.汤森德法案诞生及一封农民的来信…………………………………………………… 126

三.马萨诸塞发起不输入英国商品运动…………………………………………………… 132

四.‘自由号’事件—英国决定向波士顿派驻军………………………………………. 138

五.镇会议一再显神威,马萨诸塞召开自治议会………………………………………. 143

六.英军入驻波士顿,英国内阁及马萨诸塞州长变动………………………………… 150

七.波士顿严格执行不输入协议,殖民地抗争对国内的影响………………………. 156

八.波士顿之屠………………………………………………………………………………….. 160

第七章.塞缪尔•亚当斯绝地反击…………………………………………………………………. 165

一.不输入英国商品终止,乔治三世大权独揽…………………………………………. 165

二.乔治三世步步紧逼,收紧绞索…………………………………………………………. 170

三.塞缪尔•亚当斯建立镇联络委员会…………………………………………………….. 176

四.弗吉尼亚建立州联络委员会,殖民地抗争重新燃起…………………………….. 182

五.波士顿倾茶事件的伟大意义……………………………………………………………. 188

六.波士顿倾茶事件详情,英国政府全面镇压…………………………………………. 191

第八章.英国政府绞杀下的马萨诸塞……………………………………………………………. 198

一.波士顿被野蛮封港………………………………………………………………………… 198

二.划时代时刻的来临,纽约率先提议召开大陆会议………………………………… 202

三.其他州积极响应,选出大陆会议代表………………………………………………..206

四.英国政府撤消宪章,马萨诸塞“绝不屈服,抗争”.……………………………. 210

五.马萨诸塞抗争越烧越旺,首提自治主张…………………………………………….. 215

第九章.第一次大陆会议……………………………………………………………………………. 220

一.忧心忡忡的马萨诸塞代表,大陆会议差点胎死腹中…………………………….. 220

二.大陆会议逐渐达成一些共识……………………………………………………………. 225

三.大陆会议捍卫正义,马萨诸塞进行战争准备………………………………………. 229

四.加速美国独立的魁北克法案……………………………………………………………. 236

五.富兰克林老泪纵横,最后进行和解努力…………………………………………….. 240

六.不屈不挠的马萨诸塞,威廉皮特泣血陈情…………………………………………. 244

七.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各州讨论第一次大陆会议决议……………………. 248

八.英国议会恳请国王宣布马萨诸塞为叛乱,诺斯再提和解方案………………… 254

第十章.莱克星敦——康考德战役……………………………………………………………….. 261

一.莱克星敦枪声序曲………………………………………………………………………… 261

二.莱克星敦枪声(上)………………………………………………………………………………264

三.莱克星敦枪声(下)……………………………………………………………………………..269

四.莱克星敦枪声的浪潮……………………………………………………………………… 273

五.余波.………………………………………………………………………………………….. 279

第十一章.第二次大陆会议…………………………………………………………………………283

一.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清教徒民兵用枪声驱动独立…………………………….. 283

二.弗吉尼亚议会否决新和解方案,殖民地普遍反感民主………………………….. 288

三.大陆会议一直寻求和解………………………………………………………………….. 292

四.美军正式建军………………………………………………………………………………. 295

五.碉堡山战役………………………………………………………………………………….. 300

六.华盛顿剑桥整军……………………………………………………………………………. 306

七.马萨诸塞组建正式议会,初步独立…………………………………………………… 311

八.中部诸州及弗吉尼亚仍然希望与英国和解…………………………………………. 316

九.南北卡罗莱纳反而更为激进……………………………………………………………. 321

十.大陆会议继续犹豫,富兰克林来到军营协调关系………………………………… 324

十一.乔治三世宣布北美殖民地为叛乱,宾夕法尼亚陷于混乱中.……………….. 328

十二.大陆会议着手实践未来的政府模式…………………………………………….. 331

十三.约翰•亚当斯——美国第四国父,华盛顿——美国第五国父………………. 337

十四.英国议会与乔治三世在一起…………………………………………………………. 341

十五.兵败加拿大,错综复杂的局势……………………………………………………… 347

十六.弗吉尼亚战事,独立时机仍未成熟……………………………………………….. 35

第十二章.独立………………………………………………………………………………………… 361

一.夺回波士顿………………………………………………………………………………….. 361

二.大陆会议慢慢行进在独立的大道上…………………………………………………… 363

三.法国人的矛盾………………………………………………………………………………. 367

四.南卡罗莱纳率先组建自治政府…………………………………………………………. 371

五.弗吉尼亚等州纷纷宣布独立……………………………………………………………. 375

六.纽约的难处,宾夕法尼亚与最终通过独立决议…………………………………… 379

七.独立…………………………………………………………………………………………… 384

order "the cour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隐私协议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