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ur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美国为什么被称为“上帝的山巅之城”?因为下面这篇文章,也因为其中的这句话,“我们是山巅上的城,所有人都望着我们 ”

 本文背景


      这篇文章是《西方文明的历程》《简介》《作者简介》这本书的第三部美国革命的第一章《马萨诸塞—建造上帝的山巅之城》的第十节《A City Upon A Hill 所有人都望着我们》。温斯罗普这篇《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布道文中的著名一句“A City Upon A Hill”也就是世人称美国为“上帝山巅之城”的原因,这篇文章也是温斯罗普率领2000多名清教徒动身前往北美前做的一篇布道文,文章高调揭示了他们此行前往北美的真正目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北美并不是为了黄金、土地,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基督教的样板城,作为全世界基督徒的样板,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为信仰披荆斩棘,不惧流血牺牲的举动,也是在我这本书中一直强调的,人类前进的主要动力就是信仰,就是宗教,对于美国而言就是基督教。这篇文章还论述了温斯罗普对基督教的兄弟之爱的解释,他认为兄弟之爱是融合基督教社会的润滑剂、必需品,它将穷人、富人,男人、女人,老人、大叔、青年、小孩连结成一个整体,连结成一个协调有序运作的社会,离开兄弟之爱的基督教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等待它的命运也必将是崩溃。这也是我认为温斯罗普是美国第一国父,是美国真正奠基者的原因,他的这些论述道出了美国真正的本质,美国的真谛,为了建立一个充满兄弟之爱的国家,我想这应该也是人类永远的目的,永远的方向,实际上温斯罗普这个理想,这个美国的真正目的,当今的许多美国政治家已经不理解,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而这才是美国如今乱象的原因。

美国为什么被称为“上帝的山巅之城”?因为下面这篇文章,也因为其中的这句话,“我们是山巅上的城,所有人都望着我们 ”


      临出发前,在南安普顿温斯罗普做了长篇布道,三月的南安普顿依旧寒冷,教堂外的树枝上依然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凛冽的北风将教堂的窗户吹得辟辟叭叭响,但教堂内却温暖如春,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天国就在眼前。这篇布道就是著名的《基督徒仁慈的样板》(《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建造山巅之城这篇文章,①这篇布道文的内容深刻而且意义深远,我个人认为是美国宪政的奠基之作,是人类思想瑰宝中最为璀璨的一颗,如今依然在远方的天空中闪耀,散发出圣洁、迷人的光芒,指引着迷途与疲惫的人们。温斯罗普作为一个俗人,并不是专业牧师,虽然根据当时的清教习俗,俗人也可以布道,

      但是温斯罗普所做的布道不多,面对着这些变卖家产,将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自己,即将一起远航的兄弟,温斯罗普倾尽平生所学,贡献了这篇旷世绝伦的布道文,高调宣扬了这次迁徙的终极目的,建造上帝的山巅之城。可是仔细阅读全文,大家可能会大失所望,这篇布道文只字未提如何建造山巅之城,整篇文章所谈的几乎全是有关基督之爱、兄弟之爱,也就是紧扣英文的文章名,建立作为一个基督徒仁慈样板的社会。文章一开始就阐述上帝为了显示他的伟大,使人类千差万别,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穷人也有富人。他这个观点也就揭示了在即将建造的山巅之城中,不可能有绝对平等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必然是姿态万千,不可能是完全单一的穷人或者富人。但是温斯罗普接着强调穷人应当忍让、服从,富人应当仁慈、温和,大家通过兄弟之爱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此处,他将兄弟之爱拔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高度,当然兄弟之爱也确实应该在这个高度上。他继续说道:

     “圣经对爱的定义如下:‘爱是尽善尽美的联结’。这个定义蕴含着以下几个内容,首先,爱是韧带或者纽带,其次,爱使工作尽善尽美,人类的身体也是由各部分组成,正是由于有韧带的存在才使各部位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尽善尽美,因为韧带使身体的每一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坚强或者软弱时,还是在欢乐或者痛苦时。社会与人类的身体一样,我们每个人作为单个个体存在,基督与教会使我们联结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我们每个个体在联结前被认为是分离的,既不成比例又异常紊乱,而且还包含着许多相反的属性。可是基督降临之后,凭着他的灵和爱将我们这些单个个体连缀到他身上,同时也将我们彼此联结起来,于是我们这个社会就成为世界上最完美最符合比例的整体。《以弗所书》4:16说道,‘全身靠着基督作为关节连缀起来,各部分运作得尽善尽美’,‘一个荣耀的身体,没有玷污或皱纹’,此中的纽带就是基督,或者说他的爱,因为基督就是爱(《约翰一书》4:8)。所以这个定义是极其正确的,‘爱是尽善尽美的联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真正的基督徒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哥林多前书》12:12,27:‘你们就是基督的身体,并且各自做肢体。’ 其次,能将身体各部分联结起来的就是爱。第三,缺乏爱这一联结的身体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第四,这样的联结使我们每个人处于一种特殊的关系中,变得亲密无间,必然分担彼此的力量与软弱,欢乐与忧愁,幸福与哀痛。《哥林多前书》12:26:‘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 第五,对彼此境况的感知与同情,必会给我们每个人注入一种自然的愿望和激励,想要援助、捍卫、支持、安慰别人。”

………

………

      “其次要考虑的是这种爱是如何发生效用的。处于初始状态中的亚当是人类千秋万代的模范,从他身上,从其习性上看,这种爱是尽善尽美的。但是亚当的罪使自己与造物主分离了,并使他的后代彼此分离。所以后来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怀着这样的原则,只爱自己,只寻找自己,人们一直就这样,直到基督降临,占据了灵魂,给我们灌输另一个原则,爱上帝,爱我们的兄弟。这后一个原则由于出自基督这一不竭的源泉,渐渐就取代了自私的只爱自己。《约翰一书》4:7:‘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故而这种爱是新生者的果实,除了新的造物之外,谁也不曾具有。人的灵魂有了这种品质,社会也就自如地运作起来,有如灵之作用于干枯的骨头。《以西结书》37:‘骨与骨互相联络。’他把尽善尽美的老亚当散布各处的骨头聚起来,在基督身上连缀成一个身体,于是人类又变成一个活生生的灵魂。”

      也许孤陋寡闻吧,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完美地论述兄弟之爱的文章,这也是我在第三章中论述兄弟之爱时卖了个关子的原因,我的论述与温斯罗普相比当真有如萤火虫与月亮之别,常使我羞愧难当。我之前为了迎合时代的口味,一直强调清教徒前往北美的目的就是为了自由、平等,当然追求自由、平等是清教徒前往北美的主要,根本原因,但此时温斯罗普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谈论清教徒前往北美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充满兄弟之爱的社会,因为没有兄弟之爱也就根本不可能有自由、平等。这也是我一直将兄弟之爱作为人类第一感情的原因,从兄弟之爱自然可以得出平等,再从平等得出自由这些概念,而且这个推理过程是不可逆的,从自由的概念推理不出平等,而从平等更不可能得出兄弟之爱。温斯罗普这里鲜明地指出,我们人类只有充满着兄弟之爱,才能连接为一个整体,社会才能流畅自如地完美运作,才能成为一个有灵魂的社会,人类也才可能真正地自由、平等,人们也才可能自由自在地幸福快乐生活。

      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兄弟之爱?如何使兄弟之爱充盈在每个个体之间呢?就是与上帝立约,爱他,并像爱他一样爱其他兄弟姐妹。他代表前往马萨诸塞的所有人向上帝立约,如果他们能顺利到达北美,那么就是上帝批准了他们的约,他们将依约行事,就是如下:

      “现在要避免这个船只失事的唯一方法,并且我们的子孙做准备,是遵循《圣经》弥迦书中的忠告,做公正的事,爱怜悯,走谦逊的路与我们的神同行。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在今后生活中团结起来,合为一人。我们必须以兄弟般的情谊相待,我们必须缩减自己的奢侈品消费,以供别人作生活必需品。我们必须以最大的温恭、柔顺、耐性和慷慨建立一种亲密的交流,我们必须为彼此感到高兴,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一同欢喜,一同悲悼,一同劳动和受苦,永远要看到在今后生活中的使命,使命使我们成为一个完美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在和平的联系中保持精神的一致。耶和华将成为我们的上帝,乐意住在我们中间,如同住在自己子民中间一样,他还将在我们前进的路上降给我们福泽,所以较之从前所熟见的,我们将更能一睹他的智慧、力量、良善、诚实。我们将发现以色列的上帝就在我们中间,于是我们十个人即可抵挡一千个敌人;那时他将使我们获得赞美与荣耀,将使我们的拓殖极为成功,人们会说,“耶和华将让你与新英格兰拓殖一样成功”。我们必须这么想,我们将成为一座山巅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视着我们,因此,倘若在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没能处理好与上帝的关系,致使他收回之前给予我们的帮助,我们势必会成为全世界的谈资和笑料,我们势必招来敌人的冷嘲热讽,他们将诋毁上帝之道,以及仰靠神的名所做的一切事。我们势必使很多上帝可敬的仆人脸上蒙羞,致使他们的祷告变为诅咒落到我们身上,将使我们从马萨诸塞这片良土被吞噬消失。”

      至此整篇布道文没有提及任何建造山巅之城的具体方法,只是在布道文的最后论及他们与上帝立约,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如果他们能顺利到达北美,必将履约行使兄弟之爱。可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兄弟之爱,承载了人类多少的痛苦与悲伤,幸福与欢乐。由于在天堂所犯下的原罪,我们以单个个体在尘世痛苦地活着,接受应有的磨难,上帝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赎罪,减轻痛苦的途径,也可以说是一条唯一途径,就是兄弟之爱。爱如甘露一般播洒在心间,爱如暖流一般在全身流淌,爱使人们找到了活着的意义与希望,找到了幸福与欢乐。兄弟之爱不是单方的可能使自己受到伤害的爱,而是建立在信仰之上,基督作为第三者见证的,相互间立约的爱,当我们关爱别人时,得到了爱的幸福,当我们收获别人的爱时,得到了甘甜柔美的暖流,兄弟之爱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生死如共的爱。其实这不就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一直有秘密结社,黑社会绵绵不绝之原因吗?无论是青帮、白莲教,还是洪门,维系它们的存在不也一样是兄弟之爱,虽然与清教徒相比,他们之间的兄弟之爱显得简单、浅显,也没有清教徒般深入、真诚,但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社会最有价值的补充而维系千年。人类历史上其他政治学说从来没有将兄弟之爱作为国家存在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将城邦也就是国家作为善的最高体现,是人类存在的终极目的与意义,但从未提及爱这个字眼,亚里士多德的国家理论被斥为抽象与虚幻,从怀疑论者的角度来说,善的概念本来就虚无缥缈的,现实中的国家与善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自霍布斯以来的现代国家理论更是满眼都是利益二字在跳跃,国家主要作用就是保卫生命财产,组织防卫,惩罚犯罪等这些很现实的功能,爱这个字眼更不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国家理论中。而在东方的世俗社会里,国家理论更是建立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上,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私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侯、将、相的等级秩序实际上就是对社会财富瓜分的次序,虽然也讲仁爱,不过仁爱在这里只是装点门面用的,实际上维系社会的是脸皮厚心黑这样的潜规则,也就是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即使你问今天的美国人,美国的本质是什么?大多数人会回答美国这个国家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一个共同的信仰,美国宪法,这也是美国公民常识中传授的理论,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回答说,兄弟之爱。温斯罗普直接以兄弟之爱作为社会存在的根本目的,最高目的,也可以说是国家存在的最高意义,最高价值,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说这篇文章是美国宪政的奠基之作,一个全新的,焕然一新的国家理论,只是如今被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所遗忘。作为清教徒来说,希望通过兄弟之爱建立一个鲜花满园,爱意充盈的新社会,一个独立、自由、平等的公理会遍地开花的山巅之城,用来迎接耶稣的重返地球完成大审判,但是从我们世俗社会来说,梦想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温情脉脉,温馨感人的理想社会不也可以从中油然而生吗?

      建立一个充满兄弟之爱的新社会,难道不就是曾经天堂的印象,难道不就是残留在潜意识中,灵魂深处的最美好事物吗?所以我之前曾说过温斯罗普没有留下一篇字字珠玑的文章,显然是错了,《基督徒仁慈的样板》(《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就是一篇字字珠玑的千古文章,为人类指出了国家与社会存在的最高意义与价值,兄弟之爱,只是随着社会的逐渐世俗化,如今世人已经无法理解,或者说沉浸在纵欲狂欢中,已经忘记了人类社会应该有的本来意义。不过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温斯罗普的国家就是兄弟之爱的理论将重焕光芒,因为人类社会本应如此。

     在之后马萨诸塞的宪政实践中,温斯罗普没有再次如此明确地论及兄弟之爱,但是他所有的行为以及制度的选择都是以兄弟之爱为基础的,我们可以想象,在蔽天遮日的原始森林里,在孤灯清影的小屋中,温斯罗普手捧圣经祈祷的虔诚身影,他默默地与上帝交流,小心地捕捉上帝在心中留下的痕迹、启示,以使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次判决,制度的每一种选择都对得起兄弟之爱这四个字。

注:①引用自《John Winthrop America’s Forgotten Founding Father》Francis J. Brem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3页

欢迎大家打赏(微信专用)

70后的每一个人几乎都痴迷过武侠小说,都有一个武侠梦,都喜欢浪迹江湖,四海为家,尝尽人生百态,笑看人间风云,与天地兮同在,与日月兮同光。不过很现实一个问题是武侠没钱,所以再怎么夸张,小说中武侠也不得不经常四处演出挣钱,演出结束后最常说的一句就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于是就有哗哗的一阵掌声,这是人场,接着是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这是钱场。我作为70后的一员同样有这些武侠梦,只是如今已是油腻的中年大叔,再也无法浪迹天涯尝尽人生百态了,只能在网络世界实现自己的武侠梦,文章就是我的武功,公众号平台就是演艺场,每发一篇文章就是一次卖艺,每次卖完艺后唯一希望就是大家的打赏与转发了,所以再次向大家拱拱手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the cour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 美国为什么被称为“上帝的山巅之城”?因为下面这篇文章,也因为其中的这句话,“我们是山巅上的城,所有人都望着我们 ”

order "the cour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emailreadjoy@outlook.com
error: 本站内容涉及版权,右键已被禁止。